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申论 – 正文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分析材料四个基本方法
整理自:2exam.com 2009-11-5 16:10:05
文章简介
材料的阅读与概括是了解申论题目的基础工作,接下来对材料的分析是针对作答要求进行而进行的最重要的工作,通过分析得到的准确的论点,才能保证申论作答不偏离方向,得到基本的分数。下面为大家讲解分析申论材料的四个基本方法。

  材料的阅读与概括是了解申论题目的基础工作,接下来对材料的分析是针对作答要求进行而进行的最重要的工作,通过分析得到的准确的论点,才能保证申论作答不偏离方向,得到基本的分数。下面为大家讲解分析申论材料的四个基本方法。


  一、问题与原因分析法


  即根据问题的表现,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考生首先查找具体的问题表现,其次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寻找形成问题的原因,再根据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具体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界定问题。首先必须针对作答要求中的问题,界定其所指向的特定问题。

  第二步:在给定材料中查找相关问题的阐述。根据问题在给定材料中寻找与此有关的段落,找到关于问题的表达内容,综合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方面的条理性陈述。

  第三步:寻找问题的内外原因。原因分析是申论考试答题中最重要的方法,在分析问题类题目中这一方法尤其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可通过推理可是那分析问题的原因,一般有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内因和外因,等等。

  第四步:概括问题的实质,形成答案。

  例如: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四题第2小题,就是要求列出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要解答这一题目,首先必须界定存在问题。通过对给定材料的概括归纳,可以发现,此题的中心问题是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地方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2)农民获得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去土地后缺少持续生存的出路;(3)存在拖欠农民土地补偿费问题;(4)地方政府没有合理和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生活艰难。

  其次,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原因的查找,就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健全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图:

  

  最后通过上述的分析,整理和列出检查的内容,便可得出如下答案:

  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有:①审核土地补偿费补偿标准是否合理;②审核发给农民的个人补偿费用是否按时、足额发放;③审核补偿费用在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民个人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否合理,审核失地农民所获得的补偿费比例是否合理;④审核地方政府是否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制度和保障制度;⑤审核地方政府征地项目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⑥审核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健全。

  二、供需分析法


  供需分析方法即通过对问题的供给和需求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的方法。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度的均衡发展关系,即平衡比例关系,一旦失衡,问题不可避免。国家公务员网考试专家认为通过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关键。

  下面用供需分析法对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进行分析: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分析诸如城市停车难问题,可以从供需双方来分析,通过供需的分析,解释种种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并对试题中提出的对策进行对错方面的判断分析。

三、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法


  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指对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观点、措施进行合理性、可行性方面的分析,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分析方法。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常识判断与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

  国家公务员网考试专家以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一题为例,为大家讲解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的方法。

  该题的作答要求如下:

  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

  该题的解题过程如下:

  措施A:“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对措施A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A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当前扶贫资金被挤占主要是因为扶贫资金在使用的监督检查环节上存在问题;如果不在监督检查环节上下功夫,而只是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那只会为挤占挪用更多的扶贫资金提供条件,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与合理性问题。

  措施B:“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对措施B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B提出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较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当前各地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主要原因都在于监督不严,造成资金没有按原定用途支出。

  措施C:“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对措施C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C提出了严格审批扶贫项目的要求,同时要求那些立假项目的主管部门承担法律责任,基本上符合当前我国对于扶贫项目管理的要求,具有合理性,这种项目管理的要求也具有可行性。

  措施D:“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

  对措施D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D实际上违反了合理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的行政措施,只会增加扶贫资金的管理成本。另外,扶贫资金的管理部门过多,就会缺乏统一的规则和统筹安排,各自为政。而没有一个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检查监督,还会使责权严重脱节。这一做法不具可行性

  措施E:“要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不能‘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中的资金脱离了财政的监督管理。”

  对措施E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分析:措施E的阐述较为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各地资金管理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在于封闭式管理方式,不利于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是造成当前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杜绝“谁争取谁使用”资金分配现象的做法,是从实际出发、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做法。

  综上,不正确的是A和D。


  四、概括与对比分析法


  概括对比分析法要求从问题出发,首先概括给定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答案。

  以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第二题为例,该题的作答要求如下

  “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

  要解答这一题目,显然必须充分依靠给定材料中透露的观点和意图,因而作答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弄清题干内容,找准问题。这一题目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提出“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要点。

  第二步,针对问题,概括材料。从上述问题出发,认真阅读给定材料中3-7,概括其中的观点:

  材料3主要介绍江苏省的做法:严格保护土地资源,重视土地复垦工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

  材料4介绍了首钢矿业公司的做法:及时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复垦土地,覆土植被,绿化矿山,建立绿色防护带,有效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材料5介绍了河南省的做法: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重新恢复大量耕地 。

  材料6介绍了对治理“地荒”的建议:要减少闭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现有的土地潜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保证足够的存量土地,防止盲目上项目占用耕地。

  材料7介绍了保护土地的必要性:要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不断提高土地质量或生产潜力。要改进耕种方法,保持土地持续生产能力。


  第三步,对比研究,分析综合。着眼于前面的问题,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可以发现,这些观点其实就相应地包含了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评价。把上述对材料3-7的总结文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持续利用土地管理的做法方面,上述观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减少闭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土地复垦;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

  2.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及时修复遭到破坏的土地;有效保护现有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持土可持续生产能力。

  3.在开发新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方面:有效开发具有利用价值荒山;有效保证新开发土地资源不被破坏。

  第四步,总结成文。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成文如下:

  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进行评价:

  第一,在利用土地资源方面:(1)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多高,有否闲置土地?(2)土地复垦成效有多高?(3)土在的潜力是否得到挖掘?(4)土地的质量和单位产出是否得到很好的挖掘?

  第二,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1)建设用地是否得到严格控制?(2)是否有效防止土地资源退化?(3)遭到破坏的土地是否得到及时修复?(3)是否有效保护现有土地的生态环境及保持可持续生产能力?

  第三,在开发新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方面:(1)是否对具有利用价值荒山等进行有效开发?(2)是否有效保证新开发土地资源不被破坏?

相关文章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及答案二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卷及答案一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诚信社会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对应题型解读
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预测试卷及答案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